消委會:芝麻油檢出塑化劑超標

      據地產站8月29日報導,芝麻常名列十大健康食品,但其製品如芝麻油雖能提升食材香氣,卻可能暗藏塑化劑與致癌物風險。消委會檢測35款常見芝麻產品,包括20款芝麻油、10款芝麻粉及5款芝麻醬,結果顯示9成芝麻油樣本含塑化劑(DEHP、DBP、DINP)、13款芝麻油更檢出2B致癌物3-MCPD,過量攝取恐損害生殖系統!

      值得一提的是,所有測試樣本沒有檢出2種塑化劑BBP、DIDP、除害劑環氧乙烷及其反應產物2-氯乙醇;全部芝麻粉及芝麻醬樣本沒有檢出致病菌沙門氏菌屬及蠟樣芽孢桿菌。

3款芝麻油塑化劑檢出量 超香港行動水平

      消委會根據歐盟法例及食安中心訂明以下5種塑化劑DEHP、DBP、DIDP、DINP及BBP的水平,DEHP和DBP分別為每公斤不多於1.5毫克及0.3毫克;而DIDP及DINP合計為每公斤不多於9毫克;BBP則為每公斤不多於30毫克。值得一提的是,所有樣本沒有檢出2種塑化劑BBP、DIDP。

      塑化劑是一種可提高塑膠的彈性和柔軟性的化學物質。對於溫度較高、接觸時間較長、脂肪含量較高及酸性的食物,塑化劑的遷移量亦會較多。有研究指出長期攝入塑化劑有機會影響實驗動物生殖系統的發展及發育,以及其他器官例如肝臟、腎臟等的健康。

      測試發現,檢出DBP的樣本有3款芝麻油、2款芝麻粉及1款芝麻醬。當中「冠益華記 芝麻油 (混合)」被檢出每公斤24毫克、「同珍 小磨蔴油」被檢出每公斤5.3毫克及「点点綠 100%純黑芝麻粉」則被檢出每公斤0.8毫克,均超出食安中心的行動水平。

      而檢出DEHP的樣本有16款芝麻油、3款芝麻粉及1款芝麻醬。當中「冠益華記」芝蔴油(混合)檢出每公斤71毫克、「淘大 極品醇香黑芝麻油」則檢出每公斤3.6毫克,均超出食安中心的行動水平。

      檢出DINP的樣本有5款芝麻油及1款芝麻粉,檢出量最高的樣本是「Kobebussan Black Sesame Powder」,惟檢出量沒有超出食安中心的行動水平。

13款芝麻油樣本檢出致癌物

      環氧丙醇屬於基因致癌物。然而,歐盟訂定縮水甘油脂肪酸酯(以環氧丙醇顯示)的限量為每公斤1,000微克。

      是次測試顯示,13款芝麻油樣本檢出環氧丙醇,檢出量為每公斤120至2,100微克,差距極大,當中「淘大 極品醇香黑芝麻油」的檢出量為每公斤2,100微克,超出歐盟標準(每公斤1,000微克)。

      當中6款聲稱冷壓初榨或特級初榨芝麻油樣本,有4款「CRUDIGNO Organic Cold Pressed Sesame Seed Oil」、「芝初 冷壓芝麻油 」、「有機初榨冷壓芝麻油」以及「CJ bibigo 100% Sesame Oil Cold Pressed 」沒有檢出3-MCPD及環氧丙醇。

      而其餘2款樣本「CARWARI 有機特級初榨芝麻油」檢出每公斤120微克3-MCPD及250微克環氧丙醇;「東和 冷壓初榨黑芝麻油」則檢出每公斤940微克3-MCPD。惟以上2款樣本在正常食用分量下應不會構成健康風險,但長期每日攝入過量的3-MCPD會損害腎臟功能、中樞神經系統,及影響雄性的生殖系統。

選購芝麻食品小貼士

  • 消費者選購芝麻食品時,要查看包裝上的產品描述,留意成分表,選擇沒有添加糖的芝麻醬,以及選擇只有芝麻成分,或芝麻成分排在配料表的較前位置(表示芝麻成分佔的比例相對較多)的芝麻食品。
  • 另外,選購芝麻食品時,應選擇營養標籤顯示不飽和脂肪酸(如有)較多,且飽和脂肪酸、反式脂肪酸較少的產品;再者,選購芝麻粉及芝麻醬時,亦可以選擇蛋白質含量較多,糖和鈉較少的產品。購買前需要留意產品包裝是否完整,並留意保質期和食用期限,確保產品沒有過期。
  • 芝麻食品雖然富含有益的不飽和脂肪酸,但仍屬於脂肪,而每克脂肪可提供9千卡的能量,長期過量食用脂肪會導致體重增加。消費者應多進食蔬菜水果,保持均衡飲食習慣。
  • 芝麻食品應儲存在陰涼乾燥的地方,避免陽光照射;使用芝麻食品煮食時,應避免高溫的烹飪方法例如油炸;開封後儲存在雪櫃內,應在2至3個月內用完。如果芝麻食品發出油膉味,芝麻粉受潮發霉,即表示該產品已經變壞,應立即丟掉。如果芝麻醬出現油醬分層的情況,可能因長時間靜止存放所致,進食前應用乾淨的勺子將分層油醬拌勻。

新聞來源 → 按此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