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銀主盤有無風險?

      據地產站3月3日報導,樓市撤辣後二手樓價指數不升反跌,銀主盤數目也持續增加,最新統計顯示,銀主盤存量再創新高,截至2025年2月底最新報375個,較1月份的410伙回落約8.5%,反映銀主減價沽倶速格成功。銀行加速清貨,對樓市構成一定壓力。

      由於銀主盤議價空間擴大,不少買家期望在銀主盤市場「執平貨」,不過,不少銀主盤本身亦有業權問題,除了價格外,準買家也須留意銀主盤的買賣細節,究竟購買銀主盤有咩風險?銀主盤按揭是否相對困難?

何謂「銀主盤」?

      置業人士買樓時向銀行或財務機構承造按揭,或者用物業作扺押作借貸,如業主因財務困難,無力繼續還款(俗稱斷供),放貸人(銀行或財務機構)就會發出Call Loan(追回貸款)要求,業主須指定期限內清退尾數。

      如果業主未依然未能贖回貸款,銀行會入稟法院提告申請收樓,執達吏發出通告收樓後,再由銀行委託測量師進行估價,然後委託代理或拍賣行向公眾放售或拍賣,以填補欠債,這類被沒收再賣出去的物業,就稱為「銀主盤」,而放貸人就稱為「銀主」。整個過程快則半年,慢則一年以上。

銀主盤買賣程序如何?

      買賣銀主盤的流程與普通業主盤大同小異,唯一要注的是,部分銀主盤一旦簽了買賣合約後,即使後來律師發現產權問題,合同雙方也必須完成交易,否則視為違約,並須作出賠償。不過,這種情況相對罕見。

      不少代理會建議,買家最好先委託律師樓向第一法定押記人借契查閱,通常第一押記在拍賣銀主盤前會允許準買家透過律師樓借契查閱,如果查閱的結果顯示第一押記人是銀行,那麼買家就不用擔心了,因為樓契已由銀行保管中。

      其次,不少銀主盤面對「釘契」問題,即前業主因債務問題而被債權人在樓契加註。如果釘契與賣家個人有關,比如賣家有第二三四按,或有私人訴訟在身,這些都不會影響按揭。但如因拖欠管理費、差餉等而令物業被打釘,銀主盤合約中會列明賣方不會負責這些費用,而買家需要支付相關費用解釘後,才可向銀行申請按揭。

      另外,由於銀主盤收樓需時,令單位空置時間較長,形成室內質素或會參差不齊,如缺保養,日久失修,影響物業的衛生及質素。這類銀主盤定價相對較低,而準買家也要預留資金進行翻新。

銀主盤按揭有無難度?

      如果單位純粹因原業主欠債而淪為銀主盤,新買家買入後申請按揭一般不會有困難,和做普通二手住宅物業按揭一樣。如有僭建,買家清拆僭建物後,大部分銀行都會批按揭。

      如欠缺樓契等重要文件,買家亦可嘗試辦理遺失樓契宣誓補領,補領後仍有機會承造按揭。如真的無法尋回,銀行未必願意提供按揭。但如果銀主盤同時存在僭建、遺失樓契、業權不清等問題,對承造按揭會有影響。

      另外,「半契樓」(即分權共享物業其中一方把自己的份數賣走),這類物業通常不能承做按揭。

新聞來源→ 按此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