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百公私營項目採組裝合成

      據地產站7月6日報導,發展局近年積極推動業界採用「組裝合成」(MiC)建築法,發展局局長甯漢豪在網誌指,當局公布了一系列強化措施以完善MiC產業鏈的發展,未來五年完工的「組裝合成」樓面面積約250萬平方米,包括住宅、學校、醫院及政府大樓等。

      甯漢豪指,現時已經有超過100個政府及私人項目採用MiC建築法,最近粵港兩地合辦了一個大型推廣活動—『「組裝合成」模塊化建築產業發展周』,宣布多個重要舉措,包括發布《粵港「組裝合成」模塊化建築跨境貿易指南》和首份「組裝合成」年度需求預測,以及頒發「組裝合成」製造商認可計劃證書予首批八間認可製造商。

      發展局助理秘書長(高效建築)何進生分享,《粵港「組裝合成」模塊化建築跨境貿易指南》提供申請保稅加工貿易安排及出口組件至香港的跨境稅務申報指引,幫助業界了解整個貿易流程,並列明在加工貿易模式下,進口貨物免收關稅和增值稅。

      建科院向首批八間在「組裝合成」製造商認可計劃下通過嚴格評審的製造商頒發認可證書,建科院主席韓志強表示,未來政府工程會將建科院發出的認可證書作為投標的一項必要條件,相關審批部門如屋宇署及水務署等,亦會簡化認可製造商的審批及驗收程序。

      建造業議會主席何安誠教授表示,「組裝合成」市場需求量非常大。根據發展局與建造業議會共同發布的首份「組裝合成」年度需求預測,未來五年完工的「組裝合成」樓面面積約250萬平方米,包括住宅、學校、醫院及政府大樓等。有見及此,建造業議會將持續加強相關培訓。

      近期,發展局亦積極向國際市場推廣「組裝合成」建築法,包括接待來自卡塔爾和愛爾蘭的代表團,都表示對這種高效建築方法很有興趣。發展商常任秘書長(工務)劉俊傑上月亦率領同事前往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卡塔爾、沙特阿拉伯介紹技術的優勢。

閱讀同類熱聞特色圖片

新聞來源 → 按此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