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字樓空置率創歷史新高

      據地產站10月4日報導,商廈市場吹淡風,物業顧問第一太平戴維斯9月份香港寫字樓租賃市場報告指出,截至第2季度,寫字樓空置率達到14.8%,創下歷史新高,亦超越過往低迷時期的水平,如沙士及2009年的全球金融危機。

      特別是核心商業區,如中環的空置率,激增220萬平方呎,理由包括經濟表現疲弱而導致的需求減少、租客喜好轉變及高息環境。整體而言,多種因素導致各區寫字樓空置樓面合共達到1,060萬平方呎。

      面臨激烈競爭,業主不得不大幅降低租金,這拖累租金自2019年高峰以來下降40%,反映行業需應對著經濟持續的不確定性,及正經歷重大的轉型與調整。該行亦料,今年寫字樓租金預測將下降5%至10%。

      此外,中國房地產市場的下滑導致更多物業被接管人接手,並進一步減少租賃活動,但因接管人缺乏管理甲級寫字樓的經驗,可能會造成低營運效率,刻板的租賃方案、削減成本的措施及服務不足亦可能導致租客不滿,從而增加空置率。雖然這趨勢暫時促使鄰近寫字樓的出租率上升,但業主隨著加劇的競爭調整策略,可能會對市場未來產生更廣泛的影響。

      不過,這一現象在中後期或會產生副作用。隨著受影響的業主考慮降低租金以吸引失去的租客,令市場上可能會觸發更廣泛的租金下跌循環。核心區的租金下調將導致新的市場動態,當核心與非核心區的租金差距收窄,使一些金融機構將其非核心業務重新遷回核心商區,包括工銀亞洲從觀塘搬至紅磡,鄧白氏從觀塘搬至金鐘,以及卓佳(Tricor)從觀塘搬至銅鑼灣。

      第一太平戴維斯研究及顧問諮詢部董事湯卓軒表示,高息的影響和租戶偏好的變化重塑了寫字樓租賃格局,導致寫字樓空置率居高不下,租金持續下降。

      第一太平戴維斯香港董事總經理及租務部主管劉偉基指出,根據2011至2019年平均130萬平方呎的淨吸納量,寫字樓空置率預計將於2027年達17%。雖然香港目前14.8%的空置率看似嚴重,但對比其他主要城市,如倫敦(10%)、悉尼(12%)和紐約(28%)而言,仍屬相對溫和。

新聞來源→ 按此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