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地產站7月25日報導,香港置業研究部董事王品弟表示,發展商積極推售新盤,同時政府降低逾300萬至400萬元物業印花稅,及H按利率下跌等有利樓市消息不斷湧現,不少新盤銷情理想;再加上賣地減少,令未來三至四年潛在新供應單位數目持續向下。
根據房屋局今日最新公布的「私人住宅一手市場供應統計數字」顯示,已批出土地可隨時動工(「熟地」)的單位數目次季錄約10,000伙,較首季約12,000伙減少約16.7%,是自2011年次季後第二次跌至10,000伙,對上一次為2024年第三季,並已連續5季錄15,000伙或以下水平。
建築中但仍未售出的單位數目次季錄約64,000伙,較首季約65,000伙減少約1.5%,連跌3季,創11季新低;已落成但仍未售出的單位數目於次季錄約27,000伙,較首季約28,000伙減少約3.6%,是相隔3季後再次錄跌。
3項供應數據單位數目按季齊跌,帶動未來三至四年潛在新供應單位數目由首季約105,000伙進一步跌至次季約101,000伙,跌幅達3.8%,連跌5季,並創11季新低;而且,次季潛在新供應單位數目下跌速度加快,更創14年最大跌幅。
第二季下跌的數字還有次季施工量及落成量;施工量方面,次季錄約2,500伙,較首季約3,600伙減少約30.6%;落成量方面,次季錄約4,600伙,較首季約5,500伙減少約16.4%,連跌兩季,創3季新低。
不難發現,次季「私人住宅一手市場供應統計數字」中所有有關私人住宅供應的數字按季全面下跌,反映私人住宅供應正逐步放緩,對現時的樓價有正面作用;事實上,差估署私人住宅售價指數5月報286.6點,按月升約0.03%,連升2個月,樓價有喘穩之勢,料供應放緩有助支持樓市。
新聞來源→ 按此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