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地產站4月1日報導,香港測量師學會歡迎政府就「簡樸房」規管制度提出新建議方案,原則上支持政府改善基層住屋條件的目標,提出須由熟悉《建築物條例》的專業人士嚴格把關認證,同時建議應重新檢視窗戶面積標準,認為新建議方案中窗戶最低面積僅1平方呎,跟簡樸房最低面積比例僅1/80。
1.應嚴格把關認證專業資格標準
香港測量師學會對政府最新的「簡樸房」認證方案表示關注。在香港,熟悉《建築物條例》的專業人士主要包括認可人士(AP)、註冊結構工程師(RSE)和註冊檢驗人員(RI)。
這些人士受《建築物條例》嚴格規管,負責樓宇安全檢驗和認證。學會建議,參與認證工作的人士應具備相關經驗和認證,以確保樓宇安全和衛生。簡樸房的認證工作應由熟悉《建築物條例》的專業人士進行,以維持高質量的服務和現行制度的有效性。增加非熟悉法例的人員參與認證工作可能會影響專業水平和安全。
學會指出,目前市場上具資格的專業人士人數充足,足以應付認證需求,無須為增加人手而降低專業門檻。
2.建議就有關認證人士設立專責投訴處理機制
現行認證人士相關的專業機構及註冊局人手及資源有限,難以應付未來因新制度而增加的紀律調查及處分工作,若涉及高昂訴訟費用,將嚴重影響已非常有限的財政資源,有機會影響「簡樸房」的監管系統。
至因此,學會建議政府在新法例中,就有關認證人士的紀律行動及處分設立專責機制,處理對認證專業人士的投訴及紀律行動,而非將有關投訴轉介予相關專業機構及註冊局,以確保有效監管。
3. 應重新檢視窗戶面積標準
就新建議方案中窗戶最低面積僅0.1平方米(約1平方呎)的標準,以簡樸房的最低面積計算,比例僅為1/80,學會認為此比例遠低於《建築物條例》對一般住宅的1/16標準,難以確保基本通風、採光及消防救援需求。學會重申應參照學會此前建議的0.4平方米(約4.3平方呎)。
4.圍封天井須符合安全衞生要求
學會支持容許符合條件的圍封天井作為基本住房單位,但強調天井底層進出口須設於公眾地方,且認證時須確保天井無僭建物,衞生環境達標。
學會認同政府改善基層居住條件的目標,但強調必須在專業標準與執行可行性之間取得平衡。學會將繼續向政府提供技術意見,並樂意協助完善政策細節,以保障樓宇安全及住戶權益。
新聞來源 → 按此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