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池灣村重建項目申放寬高度限制

      據地產站2月28日報導,政府近年提出清拆市區寮屋,當中包括牛池灣村。香港房屋協會(房協)最新向城規會申請放寬部份地盤的建築物高度限制,以重建約2725伙公營房屋,伙數較放寬前僅輕微增加約1%。

      牛池灣村重建項目由地盤C、D1及D2三部分組成,是次申請僅涵蓋地盤C及地盤D1,將興建資助出售房屋及公共租住房屋(地盤D2將發展為公共休憩用地)。

       房協最新申請放寬上述兩地盤的建築物高度限制,分別將地盤C高限由130米(主水平基準以上,下同)放寬約26.9%至165米,及將地盤D1高限由115米放寬約21.7%至140米。

      項目將以總地積比率約9倍(住用地積比率涉約7.5倍)重建3幢37至44層高住宅,當中地盤C將建1幢住宅,涉約1225伙,地盤D1則提供2幢住宅,提供約1500伙,共涉約2725伙,總樓面面積約162.8萬平方呎。地盤C料於2031年落成,地盤D1則預計在2033年落成。

      不過是次房協申請放寬高限後,整體伙數增幅相當輕微,僅較原先約2700伙,增加約1%至2725伙,當中亦只有地盤C的單位數目增加,增幅為約25伙(或約2%),地盤D1伙數則維持不變。同時,公共空間亦微增約732平方呎或1%。

      房協指,放寬高限將允許項目採用更可持續及靈活的建築設計,以更有效應對特定的地盤環境限制,並提供多項規劃及設計上的優點,包括改善行人環境或街道景觀,及與毗鄰地區連接,促進視覺穿透度及空氣流動。

      政府在2019年《施政報告》已提出重建茶果嶺村、竹園聯合村及牛池灣村3個市區寮屋村,規劃署亦已分別向城規會建議將黃大仙竹園聯合村及牛池灣村改劃作住宅用途,以重建共4,200伙公營房屋,其後地政總署在2023年已宣布收回聯合村及牛池灣村用地發展。

區內新盤及二手樓資料

新聞來源→ 按此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