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地產站5月11日報導,美聯工商舖資料研究部綜合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4月整體工商舖共錄得460宗買賣註冊,較3月份升約17.3%,創自2002年6月以來的近3年新高。註冊金額方面,4月份錄得約40.7億港元,按月增加約3成,出現「量價齊升」的局面,反映市場轉趨活躍。
4月份成交主要由細價物業帶動,價值500萬元或以下的物業錄得258宗註冊,佔整體註冊宗數一半以上,按月及按年分別增長約17.3%及64.3%。
期內一手工商廈貨尾銷情表現亮眼,新式工廈如金岸科技中心、東傲、維特健靈中心及寶源亞洲中心合共錄得79宗註冊。商廈方面,IEC 1、IEC 3、第一集團中心及泓傲則共錄得46宗註冊,反映新盤貨尾銷情暢旺。
細價單位註冊量得以上升,相信與政府在今年的財政預算案中將徵收100元印花稅的物業價值上限由300萬元提高至400萬元有關。政策實施後,發展商為加快一手工商廈貨尾的銷售進度,亦願意降低物業叫價,故吸引資金流入一手工商廈,帶動註冊量上揚。
若按類別劃分,工商舖三大板塊的註冊宗數均呈現增長。其中工廈市場上月錄得266宗註冊,按月增加約20.4%,註冊金額達16.3億元,按月增長14.8%;商廈板塊錄得114宗註冊,按月上升約23.9%,註冊金額為10.8億元,按月上升32.2%;商舖板塊則有80宗註冊,按月增加1.3%,註冊金額按月上升52.3%至13.6億元,數字反映上月整體工商舖市場走勢向好。
美聯工商舖預料,近期貿易戰呈降溫跡象,美國總統特朗普掀起關稅戰後,與英國達成首個貿易協議,若美國未來與更多國家達成協議,平均關稅稅率料顯著下降,緩解當地通脹壓力,為聯儲局延續減息週期創造條件。
減息將提升市場流動性,降低本地物業買家的借貸成本,對非美元資產市場構成正面影響。港元強勢及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優勢進一步吸引資金流入,預料將持續推動工商舖市場交投。
新聞來源→ 按此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