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款鑄鐵鍋致癌金屬釋出量超標

      據地產站8月16日報導,有港女煲之稱的鑄鐵鍋,由於傳熱能力及保溫效果好,而且美觀時尚,深受不少女士及煮食人士歡迎。不過,鑄鐵鍋為金屬產品,而食物器皿不應釋出過量金屬,以減低對食物及人體健康可能造成的風險。

      消委會早前就曾測試過7款市面上流行的鑄鐵鍋,發現在持續高溫使用下,4款樣本的金屬釋出量超出國際標準或歐洲委員會所訂的上限,其中2款檢出的金屬釋出量分別超出有關上限16倍及54倍。

      是次測試7款樣本中,5款有琺瑯塗層,餘下2款則沒有;售價介乎$798至$3,199,全部樣本均聲稱適用於氣體爐、電磁爐及焗爐。測試項目涵蓋樣本的金屬釋出量及/或含量、傳熱速度、熱力均勻度、保溫表現、耐熱程度及手柄燙手程度,並評估有琺瑯塗層的樣本的耐用程度,以及由評審員評估各樣本的煮食表現及使用方便程度。結果顯示整體表現參差,當中3款有琺瑯塗層的樣本獲4.5分,餘下樣本只得2至3分。

      7款鑄鐵鍋樣本中,有4款檢出不同金屬的釋出量,分別是鈷、鋰、鋁、砷、鎘、鐵、鉻、錳或釩,超出國際標準或歐洲委員會所訂的上限;當中1款樣本檢出的鐵釋出量超出歐洲委員會的指引上限54倍,另1款更檢出致癌重金屬砷及鎘,而砷的釋出量超出國際標準上限16倍。

      由於金屬可在人體內積聚,若於烹煮食物的過程中,食物器皿釋出金屬並遷移到食物,消費者便有機會因過量攝入金屬而構成健康風險,當中砷、鎘及六價鉻化合物(鉻的其中一種形態)同被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歸類為會令人類患癌(第1組別)的物質,而鈷亦被歸類為或可能令人類患癌(第2B組別)的物質。

      另外,鋰在醫學上可用以治療狂躁症,惟過量攝入鋰可能會導致輕微腹瀉、噁心及手震等,也有機會影響甲狀腺功能或導致胎兒不正常。

      除金屬的釋出量外,是次測試亦包括傳熱速度、熱力均勻度、保溫表現及琺瑯塗層的耐用程度等,發現鑄鐵鍋的傳熱速度及熱力均勻度差異很大,使用相同爐具加熱,樣本間的傳熱速度可相差近3倍;熱力均勻度方面,1款樣本於電陶爐加熱時,鍋內底的最大溫差可高達191°C,增加掌握烹調效果的難度。

      而於煮食時,全部樣本的手柄溫度都高於歐洲標準所訂的上限(55°C),介乎89.3°C至97.3°C,消費者使用鑄鐵鍋煮食時,應先戴上隔熱手套或使用隔熱墊,避免燙傷。

      對追求理想烹調效果的人士而言,熱力是否均勻尤為重要,然而,各樣本在這項測試的表現甚為懸殊。使用電陶爐測試時,鍋內底的最大溫差由108°C至191°C不等;使用電磁爐的最大溫差由61°C至171°C不等;使用氣體爐的最大溫差則由66°C至132°C不等。不過,全部樣本的保溫表現良好,在該項目取得4分至4.5分,有助烹調食物時節約能源。

      烹調時,若鑄鐵鍋的手柄溫度過高會容易燙傷。測試結果發現全部樣本的手柄溫度(介乎89.3°C至97.3°C)都超出歐洲標準所訂的上限(55°C);其中4款樣本的鍋蓋把手量得的溫度(介乎57.1°C至75.7°C)亦高於歐洲標準上限。不過,6款樣本有在使用說明內提醒用戶需使用隔熱裝備(例如隔熱手套),因此仍符合標準要求。

鑄鐵鍋選擇指南

      3款琺瑯塗層鑄鐵鍋「Lagostina」Tradizione Stewpot with lid 22cm(#1,$2,480)、「Le Creuset」Signature Round Casserole/Oven 22cm(#2,$2,788)及「Staub」Cocotte Ronde 22cm(#3,$3,199)均通過金屬釋出量測試,整體表現亦佳,獲4星半總評,其中#1的熱力均勻度較佳而且售價較低,#2的傳熱速度整體評分較高,而#3的琺瑯塗層耐用程度較好。

新聞來源 → 按此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