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地產站4月3日報導,稅務局於2025年4月1日,發出約23萬份利得稅報稅表、12萬份物業稅報稅表及33萬份僱主報稅表,納稅人及僱主一般須於報稅表發出日起1個月內填報。物業稅是針對出租物業收入的稅項,許多業主都希望了解如何計算物業稅以及合法節省稅款。本文將詳細解釋香港物業稅的計算方式,並提供實用的慳稅攻略,幫助你最大化稅務效益。
物業稅如何計算?
物業稅的計算公式如下:
應評稅淨值 = 全年租金收入 – 不能追回的租金 – 業主支付的差餉 – 標準免稅額(租金的20%作為修葺及支出的免稅額)。
物業稅 = 應評稅淨值 × 稅率(2023/24年度標準稅率為15%)。
例子說明:
全年租金收入 | $240,000 |
差餉: | – $10,000 |
不能追回的租金: | – $5,000 |
標準免稅額(20%) | – $48,000 ($240,000 × 20%) |
應評稅淨值 | =$177,000 |
物業稅 | =$26,550 ($177,000 × 15%) |
漏報物業稅、物出租收入有何後果?
據《稅務條例》訂明逃稅是刑事罪行,一經定罪,每項控罪最高刑罰為入獄3年及罰款5萬元,另加一筆相當於少徵收稅款三倍的罰款。
參考2019年案例,一名納稅人被裁定三項關於填報物業稅及薪俸稅時漏報租金收入,及不正確申索扣除居所貸款利息的罪名成立,被稅務局調查發現,最終被判罰款3,000元,另加一筆8,537元的罰款,相等於少徵收稅款的10%。
慳稅攻略:合法節省物業稅的6大方法
1. 申報所有可扣減費用
– 包括差餉、不能追回的租金、修葺及保養費用(若超過標準免稅額的20%)。
– 保留所有相關單據,以確保順利扣減。2. 選擇個人入息課稅
– 如果業主有其他收入(如薪金或業務收入),可以選擇「個人入息課稅」,將所有收入合併計算並按累進稅率繳稅,可能比物業稅更低。
– 需在報稅表中主動選擇此選項。3. 合理分攤租金收入
– 如果物業是與他人共同擁有,可以按比例分攤租金收入,從而降低每位業主的應評稅收入。4. 避免物業空置
– 盡量減少物業空置期,因為空置期間無法產生租金收入,但仍需支付差餉及管理費等支出。5. 利用稅務優惠政策
– 了解政府的稅務優惠,例如某些環保建築物可能享有額外扣減。6. 尋求專業稅務建議
– 聘請專業會計師或稅務顧問,根據你的財務狀況制定最有利的稅務安排。
常見問題(FAQ)
Q1:自住物業需要繳納物業稅嗎?
A1:不需要。物業稅僅針對出租物業的收入。Q2:物業稅和利得稅有什麼區別?
A2:物業稅適用於個人業主的出租收入,而利得稅適用於公司持有的物業租金收入。Q3:如何確保慳稅方法合法?
A3:所有申報必須符合香港稅務條例,建議諮詢專業人士以避免違規。
了解物業稅的計算方法並運用合法慳稅策略,可以有效降低稅務負擔。無論是申報可扣減費用、選擇個人入息課稅,還是尋求專業建議,都能幫助最大化稅務效益,估個精明「收租佬」!
新聞來源→ 按此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