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局料公私營房屋比例數年後有空間調整

      據地產站7月21日報導,自上屆政府在2018年年底將公私營房屋供應比例,由「六四比」改為「七三」,至今採用超過5年時間。發展局局長甯漢豪接受媒體訪問指,最快數年後當公屋輪候時間縮減時,有空間調整現時公私營房屋「七三比」的安排,部分新發展區有研究「五五比」。

      甯漢豪指出,政府早年訂這個比例是希望增加公營房屋供應,縮短公屋輪候時間,未來十年公營房屋的供應,不但會達標,還會超標,所以數年後,當公屋輪候隊伍可以縮短時,長遠有空間調校這個七三比。

      她透露,現在部分新發展區,例如新田科技城、新界北新市鎮等,已同時研究其他比例,「現在有些情況遇上一半一半的也有」。

      例如尖鼻咀、流浮山、白泥一帶,未來將會發展類近「數碼港」的數碼科技樞紐,甯漢豪指,若果規劃上有數碼港在那裡,將會聚集較多人才,採用「七三比」的公私營比例,可能都覺得不太配合。

      短期都有建議容許投資移民來港的人投資房地產,甯漢豪就稱要小心考慮,免令樓價再飊升。至於容許發展商投地後分期付地價等,以刺激交投的意見,她就稱現時無這個打算,因會影響到政府公帑現金流。政府盡量考慮下半年推一些市區中小型地,吸引競投,但提醒這類地已愈來愈少。

閱讀同類熱聞特色圖片

新聞來源 → 按此瀏覽